新闻动态
把握时代脉搏 引领行业发展
AI赋能:电视行业的重塑与创新
2025-02-07 13:47

在 AI 时代,电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塑与创新机遇。本文将首先探讨生成式 AI 如何推动计算范式的演进,实现从 App 到 Agent 的跃迁,并深入解析 AI Agent 的架构、实现路径及未来趋势。随后,分析 AI 赋能电视行业的方式,如何基于 4P 战略(产品、定价、渠道、促销)重塑市场格局。最后,重点介绍上海视畅的创新实践,包括 “三级火箭” 产品体系(智能运营 + 微信电视 + AI 搜索与 AI 管家)、AI Voice Agent 以及其在大屏与中屏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案例。
 
第一部分、AI Agent 重塑人机交互
一、计算范式的演进:AI 如何重塑人机交互
计算范式的演进不断拓展人机交互的边界。从主机时代到PC时代,应用程序作为桥梁连接用户与硬件,实现了从命令行到图形用户界面(WIMP:Windows - Icons - Menus - Pointer)的跨越。随后,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,使互联网彻底打破了物理限制,信息流动深度嵌入日常生活。而如今,生成式AI正成为连接人类与计算世界的新桥梁,推动交互方式从触控向自然交互演进,开启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的新时代。
计算范式演进(Ben Thompson):从主机到PC(应用程序作为桥梁),从PC到手机(互联网作为桥梁),从手机到可穿戴(生成式AI作为桥梁)
科技行业分析师 Ben Thompson 提出的计算范式演进路径,清晰地勾勒了这一发展轨迹:
1. 主机时代 → PC 时代(1980s)
突破点:图形界面(WIMP)取代命令行,降低计算门槛
关键桥梁:Excel、Word 等应用软件,使计算机从专业工具走向大众
2. PC 时代 → 手机时代(2007)
突破点:触控交互取代键鼠操作,交互方式更直观
关键桥梁:移动互联网,实现信息服务的时空解耦
3. 手机时代 → 可穿戴时代(2024-)
突破点:自然交互(语音/手势/脑机)取代触控,交互方式更具沉浸感
关键桥梁:生成式 AI,实现“意图-服务”的端到端转化

生成式AI作为新一代计算范式的核心,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1)交互革命:从 “触屏点击(功能操作)” 转向 “语言驱动(需求表达)”,用户无需学习复杂的操作逻辑,直接表达需求,例如 “帮我规划本周会议并预订餐厅”。
2)服务重构:AI Agent 打破应用间的壁垒,整合不同服务,形成完整的服务流。例如,在旅行规划场景下,AI 可以自动整合机票、酒店、签证等事务,实现一站式操作。
3)行业重塑:医疗问诊、法律咨询、教育辅导等传统服务正在被 AI 重新定义,“对话即服务” 成为新常态。

二、AI 训练范式的突破:从数据依赖到计算优先
2025年1月7日至10日,被誉为“科技春晚”的CES 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,AI成为展会核心主题。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开幕式上提出AI进化的四个阶段:
1)感知AI(Perception AI):以数据理解为核心(如语音识别、图像分类),依赖标注数据和监督学习。
2)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:突破工具属性,实现内容创造(如文生图、文生视频)。
3)代理式AI(Agentic AI):集成任务规划、工具调用和记忆能力,实现自主任务执行(如GitHub Copilot、客服Agent)。
4)物理AI(Physical AI):打破数字与物理世界的边界,实现具身智能和实体交互(如特斯拉Optimus、仓储机器人)。
AI训练范式正经历三重进化:
1)预训练Scaling:依赖大规模互联网数据,但边际效益递减(GPT-4训练数据已达45TB)。
2)后训练Scaling:通过人类反馈强化学习(RLHF)对齐价值观,但成本高昂(ChatGPT单次RLHF训练成本高达千万美元)。
3)推理Scaling:引入系统2“慢思考”能力(如OpenAI o1的CoT+RL),提升复杂任务解决能力。
2020-2023年,大语言模型主要依赖互联网文本数据集进行预训练,再通过监督微调(SFT)和RLHF进行人机对齐。然而,随着数据资源的瓶颈显现,AI训练正从数据驱动向计算优先转变。
2024年,OpenAI的o1模型通过强化学习(RL)和思维链(CoT)显著提升推理能力,实现了从预训练Scaling(系统1,快思考)到推理Scaling(系统2,慢思考)的跃迁。
与此同时,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发布的推理大模型DeepSeek R1以开源方式实现突破,甚至超越OpenAI o1。其核心创新包括:
●  纯强化学习路径:跳过人工标注的监督微调(SFT),直接采用“自监督预训练+自我强化学习”训练推理能力,而非简单模仿人类或其他模型。
●  低成本创新:在算力受限环境下,利用稀疏激活、混合精度训练等优化技术,提升模型性能。
●  开源颠覆性:模型权重与训练框架全面开放,推动社区共建(如动态剪枝、记忆增强)。
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曾用“蛋糕类比”描述AI训练范式:
●  蛋糕主体(85%):无监督学习(自监督学习)。
●  糖霜(锦上添花):监督学习。
●  樱桃:强化学习(RL)。
DeepSeek R1的成功验证了这一模型,未来监督微调和人类反馈的权重或将下降,AI训练将主要依赖自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。
这一趋势也印证了强化学习先驱Richard Sutton在《苦涩教训》(The Bitter Lesson)中的观点:70年AI研究史表明,利用计算能力的通用方法最终最有效。短期来看,领域知识可提升AI表现,但从长期来看,计算扩展才是王道,而搜索和学习是最重要的技术路径。
随着AI训练从数据依赖向计算优先转变,产业格局也在发生深远变化。Richard Sutton的计算优先定律与Yann LeCun的蛋糕模型重构表明,未来AI训练将以自监督学习(85%)+强化学习(15%)为主,监督学习退居次要位置。
对于中国AI产业而言,机遇在于:
●  以开源模式突破技术封锁
●  以应用场景驱动商业落地
DeepSeek R1的成功表明,在算力受限的环境下,算法创新与工程极致化才是突破行业壁垒、颠覆游戏规则的关键。

三、AI Agent:从App到Agent的范式转换
AI正在经历从对话(Chat)向行动(Act)的演变,即从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迈向代理式AI(Agentic AI)。这一变革使AI不仅能够回答问题,还能执行任务,实现“交互即交付”(Text-to-Action)和“对话即服务”(Conversational Service)。
在传统范式下,应用程序(App)是交互的核心,用户需主动操作软件完成任务。而在新范式中,以用户意图为中心的AI Agent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理解需求并执行任务。未来,基于意图识别的语音输入(LUI)与图形界面(GUI)融合的AI交互模式(Intent-based LUI+GUI)有望成为需求聚合和应用分发的统一入口。
AI Agent是场景化大模型应用的主要承载形式,预计2025年将成为AI Agent商业化爆发的关键节点。红杉资本指出,生成式AI正进入代理推理(Agentic Reasoning)时代,推动新型AI代理应用的诞生。要构建真正有用的AI Agent,需要开发领域特定的认知架构(Cognitive Architectures),即代码与模型交互的流程(Agentic Workflow或Flow Engineering)。
这一变化类似于软件行业的云转型。在软件即服务(SaaS)模式下,企业销售的是软件(按席位收费),而AI时代,企业正在向服务即软件(Service-as-a-Software,SaaS 2.0)转型,按成果收费(按任务完成度计费)。AI Agent的目标不仅是自动化特定任务,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软件和人力。OpenAI CEO Sam Altman预计,到2025年,AI代理将正式“加入劳动力市场”,并大幅提升企业生产力。

四、AI Agent 的技术架构与核心组件
AI Agent的核心能力在于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,其主要由感知、认知(推理/规划)和行动三大部分组成,基本架构如下:
Agent = LLM(大脑) + 记忆系统(长短期记忆) + 规划引擎(CoT思维链) + 工具调用(API/GUI)
●  LLM(大脑):负责意图理解、推理和决策。
●  记忆系统:包括短期记忆(依赖上下文窗口)和长期记忆(通过RAG连接外部数据库,实现个性化与领域知识增强)。
●  规划引擎:通过思维链(CoT)拆解复杂任务,并结合自我反思机制优化执行。
●  工具调用:借助API/GUI与外部世界交互,实现任务自动化。
谷歌的“Agents”白皮书指出,AI代理由模型、编排(Orchestration)和工具协同工作来达成目标。其中,编排层是核心,负责维护记忆、状态、推理和规划,使代理高效地与环境交互。
Agent学习领域知识的三种方式:
1)上下文学习(Contextual Learning):通过提供提示、工具和示例,使模型在推理时动态学习任务执行方式。
2)检索增强生成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RAG):通过检索外部知识、工具和示例,动态填充模型提示。
3)微调(Fine-tuning):通过大规模领域数据训练模型,提高专业能力。
Anthropic在《构建有效的代理》(Building Effective Agents)一文中,将AI Agent分为工作流(Workflow)和代理(Agent)。前者基于预定义代码路径编排LLM和工具,适用于明确任务;后者依靠LLM动态决策,适用于灵活任务场景。
五种典型的工作流模式:
1)提示链(Prompt Chaining):任务拆解为一系列步骤,每步由LLM处理前一步的输出。
2)路由(Routing):识别用户输入并引导至专门任务路径。
3)并行化(Parallelization):任务拆分为独立子任务,或通过多轮执行投票选择最佳方案。
4)编排器-工作者(Orchestrator-Workers):由中央LLM拆解任务,并分配给多个工作者LLM,最终综合结果。
5)评估器-优化器(Evaluator-Optimizer):一个LLM生成响应,另一个LLM评估并优化。

五、AI Agent 的实现路径:API vs. GUI
AI代理操作计算机或手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:
●  API Agent:通过API执行任务,适用于高效、可靠的API支持场景。
●  GUI Agent:通过模拟鼠标、键盘、触摸等方式操作GUI,适用于API受限或传统软件自动化场景。API Agent执行精准、生态可控,但依赖厂商开放接口;而GUI Agent普适性强,但动态界面适配复杂。混合代理(Hybrid Agent)结合两者优势,优先调用API,API不可用时再通过GUI操作,但技术集成难度高。
GUI Agent的核心工作流程:
1)环境感知:通过屏幕截图、UI元素树等方法感知界面状态。
2)提示工程:结合用户指令和UI数据,构建详细提示指导LLM推理。
3)模型推理:通过通用LLM或特定微调模型(如大型动作模型LAM)生成任务执行计划。
4)动作执行:依据推理结果,执行鼠标点击、键盘输入、API调用等操作。
5)记忆管理:维护任务进度,支持外部记忆模块以提升适应能力。
六、AI Agent 的落地案例
(一)苹果公司的Siri
苹果公司的Siri是AI Voice Agent(AI语音助手)领域的先驱之一。Siri通过集成Apple Intelligence和App Intents框架,显著提升了其智能水平和用户体验。App Intents框架允许开发者将应用功能和内容无缝集成到Siri和Apple Intelligence中,用户可以通过Siri直接控制应用,执行复杂任务。
(二)OpenAI 的 Operator
2025年1月23日,OpenAI发布Operator(预览版),这是一个基于浏览器执行任务的AI Agent,采用计算机使用代理(CUA,Computer-Using Agent)模型。CUA结合GPT-4o视觉能力、强化学习和虚拟鼠标键盘,实现对计算机的自主操作。
(三)其他企业的探索
其他企业也在积极探索AI Agent:
●  Anthropic Computer Use:2024年10月发布,支持API调用,让Claude能像人类一样操作计算机。
●  谷歌Project Mariner:结合Gemini 2.0,利用多模态理解和推理能力执行自动化任务。
●  智谱CogAgent:2023年12月推出开源GUI Agent,实现AI操作手机、浏览器和PC。
AI Agent正在从概念走向落地,未来将在企业自动化、个人助理和软件交互等多个领域掀起变革浪潮。
 
第二部分、AI重塑电视行业
一、AI如何赋能电视行业?
AI技术正在推动电视行业的深度变革,使其从被动播放设备演进为智能交互中心。AI赋予电视强大的计算能力,在画质与音质优化、内容发现、AI生成、多模态交互等方面带来颠覆性变革,使其更具智能化与个性化特征。下面将深入探讨AI如何重新定义电视行业。
1. 画质与音质的AI增强
●  AI画质优化:AI算法能够实时优化画面质量,提升分辨率、色彩还原度及动态范围。AI超分辨率(AIUpscaling)可将低分辨率视频提升至高清甚至4K,使老旧视频焕发新生。AI HDR优化增强亮度与对比度,提升画面层次感,使影像更具沉浸感。
●  AI音质增强:AI智能分析音轨,优化对白清晰度和环绕声效果。AI自适应音效可根据观看环境(如房间大小、背景噪音)自动调节音质。AI降噪与空间音频技术带来影院级听觉体验,使音效更加沉浸。
2. AI驱动的内容发现:搜索、推荐与生成
●  AI搜索:结合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,实现精准内容搜索。用户可通过语音或文字模糊查询,如“适合全家观看的喜剧”,AI即刻匹配相关内容。
●  AI推荐:AI分析家庭成员的观看历史、偏好及实时情绪,提供个性化推荐。结合天气、时间或用户心情,AI智能匹配最适合的影视内容。
●  AI生成:AI可生成个性化动态屏保,如“冬日雪景”或“星空梦境”。AI自动剪辑影片亮点,提供剧情摘要,优化内容体验。
3. 智能交互体验:AI语音助手与多屏互动
●  AI语音助手:支持语音控制电视、搜索内容、查询天气,甚至订购外卖。例如,用户说“播放最新科幻电影”,AI便能自动检索并播放。
●  大屏与小屏互动:手机与电视协同,支持手机遥控、内容发现、社交分享,形成视频消费与生活消费闭环。
●  AI遥控器:支持语音、触控、手势操作,如手势调节音量、切换频道,使操作更加便捷。
4. 视觉理解:AI识别与Shoppable TV
●  AI内容识别:实时识别画面中的物体、人物及场景,如电影海报、演员信息等。
●  Shoppable TV:边看边买,AI识别视频中的商品并提供购买链接。例如,用户看到明星穿搭,可扫码跳转电商页面直接购买。
●  Click to Search:一键搜索画面相关信息,如电影拍摄地、背景音乐等,增强互动体验。
5. 跨语言与跨文化消费
●  AI实时翻译:自动翻译外语片源,提供跨语言字幕或语音合成,使全球内容无障碍观看。
●  AI智能字幕:无字幕视频智能生成字幕,并支持方言转写,满足不同语言观众需求。
●  AI配音:多语言语音合成,并支持不同语气风格,提升观影体验。
6. 精准营销与智能运营
●  用户行为分析:AI分析观看习惯,优化内容推荐,提高用户粘性。
●  广告精准投放:AI根据用户数据推送个性化广告,提高转化率。
7. 创新娱乐与社交体验
●  虚拟主播与互动节目:AI生成虚拟主持人,支持用户互动,如AI主播问答、游戏互动等。
●  社交电视:支持多人在线同步观看,并进行实时讨论或弹幕互动。
8. AI结合可穿戴设备,拓展电视应用场景
●  信息增强:结合AR眼镜,提供增强现实信息,如演员背景、剧情解析。
●  健康监测:结合可穿戴设备,监测用户心率、情绪,并推荐合适的影视内容,如在放松状态下推荐轻松喜剧。
9. 电视作为智能家居中枢
●  全屋智能控制:可作为家庭智能中枢,控制灯光、空调、安防设备,实现智能家居联动。
●  多设备协同:可与智能音箱、智能门锁等设备联动,如播放音乐时调整灯光氛围。
10. AI电视的新形态
●  中屏智能音箱:AI电视可与智能音箱结合,成为家庭语音交互中心,提供更智能的家居体验。
●  AI眼镜:未来,电视可能结合AI眼镜或全息投影,实现更加沉浸的观看体验。
AI正在彻底重塑电视行业,使其从传统的播放设备进化为智能内容发现+AI语音助手中心。AI生成内容让电视更加个性化,智能推荐减少用户选择负担,多模态AI让电视更懂用户需求。此外,AI搜索与Shoppable TV赋予电视更强的商业价值。未来,AI电视将成为家庭智能交互的核心,带来更智慧、更个性化的娱乐体验。

二、AI电视新时代:三星Vision AI领航智能屏幕变革
在CES 2025“First Look”活动上,三星电子正式发布Vision AI,标志着电视从传统的显示设备进化为智能生活助手。借助深度AI技术,电视屏幕不仅能智能感知环境、精准推荐内容,还能成为家庭物联网的控制中心,正式迈入AI屏幕时代。
1. AI赋能屏幕,重塑用户体验
传统电视以内容呈现为核心,而Vision AI通过三大革新功能,彻底改变了人与屏幕的交互方式:
●  一键搜索(Click to Search):用户可直接点击屏幕上的人物、场景或物品,AI即刻识别并提供详细信息,无需暂停观影,带来无缝探索体验。
●  实时翻译(Live Translate):基于本地AI模型,实现多语言字幕实时转换,让全球用户轻松跨越语言障碍。
●  生成式壁纸(Generative Wallpaper):AI根据用户喜好或环境场景,自动生成动态壁纸,让电视不仅是娱乐中心,更成为独特的家居艺术品。
2. 智能家居核心,打造未来家庭
Vision AI深度整合SmartThings生态,让电视成为智能家居管理的中枢:
●  家庭洞察(Home Insights):实时监测空气质量、门窗状态等家居环境,提供安全预警,守护家庭安全。
●  宠物与家庭关怀(Pet and Family Care):AI摄像头可检测儿童睡眠状况、宠物活动,并自动调整灯光或温度,提供智能呵护。
●  自适应影音(Adaptive Sound Pro):根据房间光线和声学特性,智能优化画质与音效,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。
3. 产品矩阵:覆盖全场景的AI体验
三星将Vision AI覆盖至旗下多个高端产品线,为用户打造全方位AI体验:
●  Neo QLED 8K QN990F:搭载第三代NQ8 AI芯片,通过8K AI超分辨率增强技术,将低分辨率内容实时提升至接近8K画质。Adaptive Sound Pro进一步优化声音细节,实现影院级声场定位。
●  The Frame Pro艺术电视:采用Neo QLED面板,色彩亮度提升40%,并配备无线One Connect模块,实现“零线缆”安装。与巴塞尔艺术展合作,提供3000余件馆藏艺术品,打造私人美术馆般的观赏体验。
4. 跨界合作,共建AI生态
三星携手多家科技与美学巨头,共同推动AI电视生态建设:
●  微软Copilot AI集成:三星智能电视内置Copilot AI助手,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、日程管理及智能语音交互。
●  MICRO LED美容镜:与韩国美妆品牌爱茉莉太平洋(Amorepacific)合作,利用AI进行肤质分析,并推荐个性化护肤方案。
5. AI屏幕的未来愿景
Vision AI的发布,不仅推动电视从单一的内容播放设备向智能交互终端演进,更展现了AI、物联网与显示技术融合的无限可能。正如三星视觉显示业务总裁SW Yong所言:“我们正在重新定义屏幕的可能性,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,而非让人适应科技。”三星Vision AI正引领智能屏幕新时代,为用户带来更智慧、更个性化的生活方式。

三、Google TV:Gemini AI驱动智能体验升级
1. 一站式聚合,打造全方位观影体验
Google TV通过整合主流流媒体平台(如Netflix、Disney+)与本地应用,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观看界面,无需频繁切换APP,即可轻松浏览电影、剧集、体育赛事等内容。此外,Google TV还提供800+免费直播频道(包括Freeplay、Pluto TV),直播资源领先于其他智能电视系统,并无缝支持YouTube TV订阅服务。
2. 智慧体验,重塑客厅娱乐
●  精准推荐:AI深度分析用户观看习惯,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,打造专属观影清单。
●  语音交互:支持Google Assistant语音指令,例如“找推理剧”,实现全网搜索,并支持直播与YouTube跨平台检索。
●  多端协同:用户可在手机或网页上添加Watchlist,回到家后直接在电视观看。
3. 不止于观影,打造智能家居中枢
●  艺术屏保:AI生成动态艺术画面,或轮播Google相册回忆,提升家居美感。
●  智能家居控制:电视作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,支持查看安防摄像头、调节灯光温度,并可语音操控全屋设备。
●  大屏共享:通过语音指令(如“显示索诺马旅行照片”),高清呈现手机相册内容,支持一键投屏。
●  手机遥控:使用Google TV应用,手机可作为虚拟遥控器,文字搜索、节目切换更便捷。
4. Gemini AI加持:智能体验全面升级
在CES 2025上,Google宣布将Gemini AI深度集成至Google TV,进一步提升智能交互体验。
核心功能
1)对话式交互:无需“Hey Google”唤醒,用户可直接向电视提问,如“推荐适合家庭观看的电影”,Gemini AI结合观看习惯提供精准推荐。
2)增强搜索能力:支持自然语言搜索,涵盖影视、旅行、健康等多个主题。例如,用户询问“迪士尼最新上映的电影有哪些?”时,屏幕会显示相关电影,并提供YouTube预告片链接。
3)远场麦克风与距离感应:新款Google TV配备远场麦克风,用户可在房间任意位置下达语音指令。此外,内置距离传感器可检测用户接近电视时,自动调整屏幕显示内容。
4)环境模式升级:电视待机时可显示AI生成壁纸或艺术作品,用户接近时,屏幕切换至个性化信息界面,展示天气、新闻摘要、家庭日历等内容。
生态布局与行业竞争
●  2025年首批合作品牌:TCL、海信、索尼将率先搭载Gemini AI。
●  对标竞品:直面Amazon Fire TV(Alexa)、LG/三星(Copilot)的AI电视竞争。
●  大屏入口战略:整合内容消费、家居控制、数字助手三大场景,打造下一代家庭智能中枢。
Google TV以“聚合生态+智能交互”为核心,重构家庭数字生活。前端整合全球影视资源,中台部署Gemini AI实现自然交互,后端接入智能家居生态,推动电视从视听终端向智能生活核心转型。这一轮AI电视革命,三星和Google正在引领不同的创新路径,共同推动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的发展。

四、AI赋能:4P战略重塑电视行业
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,电视行业(涵盖IPTV、有线电视及OTT)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用户规模增长趋于饱和,增值业务收入下滑,开机率持续下降,而手机短视频、微短剧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崛起,更是加剧了传统电视业务的生存压力。行业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,企业迫切需要创新突破。在此背景下,4P营销理论(产品、定价、渠道、促销)结合生成式AI,为电视行业带来了重构用户体验与增长模式的新机遇。
1. 产品(Product):功能与体验的双重升级
电视行业的产品体系涵盖硬件设备(如机顶盒、智能电视)、内容服务(直播、点播、超高清)及智能运营平台(智能推荐、AI语音助手)等。生成式AI的赋能,不仅能显著提升产品价值,还能重塑用户体验。
●  硬件升级:机顶盒迈向超高清,智能电视加速一体化发展,甚至衍生出中屏智能音箱等新形态设备,丰富用户选择。通过硬件与内容服务的深度捆绑,如推出千兆宽带+超高清机顶盒套餐,能够提升用户黏性并带动增值收入。
●  内容聚合:整合直播资源,涵盖央视、卫视、地方台,并与爱奇艺、腾讯视频等主流平台合作,实现一站式观影体验。超高清内容成为新亮点,为用户提供极致的视觉享受。
●  智能运营平台:借助AI驱动的智能推荐和语音助手,实现全场景个性化内容推荐、统一搜索等功能,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。AI还可助力内容创作,如自动生成短视频、预告片等,提高内容吸引力。
●  多屏互动:借助电视助手(移动App、微信小程序)及AI语音遥控,实现便捷的多屏互动和内容搜索。AI识别用户语音指令,精准推荐所需内容,使交互更加智能化。
●  产品价值升级
○ 功能价值:集成智能推荐、语音助手等,提升使用效率。
○ 情绪价值:打造沉浸式体验,强化用户与电视的情感连接。
○ 资产价值:通过会员体系及增值服务,将用户转化为长期资产,提升生命周期价值。
2. 定价(Price):构建灵活多元的定价模式
电视行业的收入主要来自内容销售(订阅会员)及流量变现(广告、电商)。行业趋势逐步向Freemium(免费增值)模式靠拢,即“订阅/会员(内容价值)+广告/电商(流量价值)”的双轮驱动。
●  灵活定价策略:订阅模式(SVOD)、单片付费(TVOD)、广告支持(AVOD)、FAST(免费广告支持流媒体)等多种模式并存。治理“套娃”收费、推行融合大包成为行业共识,如爱优腾“三合一”或“三选一”套餐。此外,优化会员体系,通过分级定价,吸引不同消费层级用户。
○ 高端会员:提供4K/8K超高清、双屏会员、VIP专属权益等。
○ 低价版会员:满足价格敏感型用户需求,提供基础内容或广告支持的免费版。
●  AI驱动个性化定价:基于用户消费能力、内容偏好等数据,AI可制定个性化定价方案。例如,为高消费用户提供高端套餐,为价格敏感用户推出限时优惠。同时,AI还能根据内容热度、播放时段等因素动态调整定价,如热门赛事直播涨价,非黄金时段降价促销。
●  AI优化促销策略:AI可预测用户流失风险,并推送个性化折扣方案,如智能推荐观影券、会员体验券,精准提升续订率和付费转化率。
3. 渠道(Place):AI赋能全渠道营销
渠道决定了内容如何触达用户。电视行业需构建“大屏+小屏联动”“线上+线下融合”的全渠道营销体系。
●  线上渠道:官网、移动App、社交媒体等渠道,实现内容的多平台分发。生成式AI优化推荐算法,增强用户黏性。
●  线下渠道:通过实体店、社区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,如开展体验式营销,吸引用户扫码关注公众号或企业微信。AI可分析线下数据,优化营销策略,提升转化率。
●  全渠道营销闭环:整合微信生态,将电视助手小程序嵌入运营商全渠道(公众号、企业微信、App),实现用户拉新、促活、留存、转化的完整闭环,提升开机率和活跃度。
●  新渠道探索:探索与智能家居、车载娱乐系统、银行、零售等行业跨界合作,拓展触点。
●  虚拟销售助手:生成式AI打造智能导购助手,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帮助用户了解产品,并提供个性化购买建议。
4. 促销(Promotion):AI驱动精准营销
促销不仅提升产品认知度,也直接影响市场份额。传统方式(体验券、优惠券)仍具成效,而社交媒体裂变式推广与AI结合,正在成为新趋势。
●  精准营销系统:AI通过用户画像分析,实现精准广告投放。例如,根据用户观看历史推送个性化会员推荐及促销信息,提升触达率。
●  智能促销优化:AI预测市场趋势,精准调整折扣力度和投放时机,提高促销ROI。同时,可根据用户行为动态调整优惠策略,提升付费转化率。
●  AI生成创意营销内容:AI快速生成宣传海报、预告片、广告语等,提高营销内容生产效率,并根据节目内容个性化创作,精准触达目标用户。
●  社交裂变与互动营销:借助社交媒体裂变机制,如微信好友助力、观看成就分享等,提升品牌曝光度。同时,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可与用户互动,增强品牌影响力。例如,自动剪辑用户观影记录生成个性化短视频,鼓励用户分享,提升传播效果。
电视行业的变革,本质在于价值创造逻辑的重构。通过AI赋能4P战略,电视行业能够实现产品价值重塑、定价体系优化、渠道拓展创新、营销模式升级,从而推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双向跃升。当电视不再只是“内容播放器”,而是进化为家庭智能中枢、情感陪伴伙伴、生活服务平台,这个百年行业势必迎来新的生机。正如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所言:“AI不是电视的颠覆者,而是让电视回归家庭中心地位的助推器。”
 
第三部分、上海视畅 “三级火箭” 产品方案:AI 技术赋能电视行业

上海视畅深耕电视行业十余年,成为视频智能运营专家,开创并引领了融合大包、微信电视、AI搜索和AI管家(AI Voice Agent)的发展。在“双治理”政策和生成式AI的驱动下,电视行业迎来了重塑的机遇。本部分将重点介绍视畅的“三级火箭”产品方案,并深入解析AI Voice Agent及其在电视大屏和中屏智能音箱中的应用。

一、“三级火箭”产品方案
(一)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
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的问题,需要从融合大包和交互创新两个维度入手。
1. 融合大包:打造超级聚合平台,提升运营价值
《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工作指南2.0》整改要求:“对影视类SDK收费包进行合并,提质不提价,只保留1个影视类SDK收费包”,这为融合大包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。
视畅的方案是赋能运营商成为“超级聚合”平台,开创融合大包模式,通过SDK聚合爱优腾芒的内容,打破专区林立的割裂局面,实现直播、回看和点播的“统一智能运营”(统一媒资、统一搜索、统一推荐、统一订购、统一播放)。这一举措不仅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与内容运营效率,还显著增加付费点播收入,同时降低用户流失率和退订率,从根本上解决了“套娃”收费问题。
2. 交互创新:从遥控器到 AI 驱动的自然语言交互
《治理电视操作复杂实施指南》提出三阶段的目标:第一阶段是开机即看直播;第二阶段是减少并简化遥控器;第三阶段是实现机顶盒与电视机一体化。其中,减少并简化遥控器的要求包括“完善语音搜索语料库”“研发具备手机遥控功能的APP”“推广使用语音、手机等多种遥控方式”。
视畅的方案通过红外遥控器 → 语音遥控器 → 手机遥控器 → 大小屏互动的演进路径,微信电视结合AI 大模型(AI 搜索 + AI 管家),实现全新的大小屏交互和自然语言交互(LUI语言用户界面+GUI图形用户界面的混合交互)。通过大模型智能问答和领域知识搜索(变搜索为问答,RAG检索增强生成),彻底简化电视操作。

(二)电视大屏运营进入新阶段
随着电视大屏运营进入平台化、智能化、货币化的全新阶段,行业增长正由每单位内容和每个用户的货币化能力所驱动。为了把握平台化运营与生成式 AI 带来的新机遇,视畅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,打造了“三级火箭”产品运营体系。
一级火箭:智能运营
通过SDK聚合爱奇艺、优酷、腾讯视频、芒果TV等内容,形成融合大包,实现直播、回看和点播的“统一智能运营”(统一媒资、统一搜索、统一推荐、统一订购、统一播放),包括统一媒资标签体系,全场景智能推荐,以及直播点播的融合与相互导流(直播点播化+点播直播化,以及短视频导流长视频),可从根本上解决电视“套娃”收费问题。
价值体现:统一媒资标签库覆盖98%的内容资源,推荐准确率89%领跑行业;融合大包方案使付费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(LTV)提升55%,退订率降低40%。
二级火箭:微信电视
作为大小屏互动和离屏触点营销工具,微信电视集内容发现、社交裂变、AI搜索和AI管家、“手机+电视”5G应用于一体。通过开展大小屏联动活动(大屏活动、小屏参与)和全渠道营销(结合短信、公众号、视频号、企业微信等形成营销闭环),可显著提升大屏开机率、活跃度和付费转化率。
运营成果:大小屏联动使开机率提升37%,付费转化率提升28%。
三级火箭:AI搜索和AI管家
微信电视集成了AI搜索和AI管家(AI Voice Agent),覆盖全量机顶盒,实现自然语言交互(多轮对话,LUI和GUI的混合形式)和智能问答(变搜索为问答,RAG检索增强生成),彻底简化电视操作。视畅已实现产品化的AI搜索与AI管家,结合RAG检索增强生成,将AI大模型与领域搜索推荐引擎相结合,通过认知架构(包括领域智能、意图识别+交互流程),自动识别用户意图并执行任务(Text-to-Action),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、高效的服务体验。
体验升级:AI搜索准确率从传统的85%提升至RAG增强后的93%;语音交互频次从日均1.2次提升至4.7次。
视畅“三级火箭”体系形成"内容聚合-场景连接-智能交互"价值闭环,不仅推动了电视行业的智能化转型,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、个性化的服务体验,极大地提升了电视大屏运营的效率与商业价值。AI Voice Agent(AI 搜索和 AI 管家)有望成为家庭场景的统一交互、需求聚合和分发入口,结合微信电视形成两个交易闭环:大屏视频消费(内容价值,垂直整合)和小屏生活消费(入口价值,连接生态)。

二、AI Voice Agent:重塑电视交互体验
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,人机交互方式正从“触控”向“对话”转变,AI Voice Agent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,通过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合成的无缝衔接,让设备能够“听懂”需求、“理解”意图并“开口”回应,为家庭娱乐带来了“所想即所得”的智能新体验。
(一)技术架构
1. 核心组件
●  语音识别(ASR,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):将语音输入转换为文本。
●  自然语言处理(NLP,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):通过模型解析文本,包括意图(Intent)识别和实体(Entity)提取。
●  任务执行(Task Execution):识别用户意图后,调用相应的API或技能(Skill)执行任务。
●  语音合成(TTS,Text-to-Speech):通过文本转语音技术反馈结果。
2. 电视场景下的技术架构
电视场景下的AI Voice Agent需解决精准理解用户意图与无缝执行复杂指令两大核心问题,其技术架构可拆解为以下三层:
●  人机交互层:语音入口的多样化适配
○ 硬件载体
• 语音遥控器(如蓝牙遥控器):通过本地ASR芯片或云端处理,实现低延迟响应。
• 手机小程序(如微信电视助手):支持跨屏语音控制与内容投屏。
○ 交互优化
○ 噪声抑制:针对家庭环境(如电视播放声、多人对话)优化麦克风阵列,提高语音唤醒率。
○ 多模态反馈:结合语音(TTS)与视觉提示(如字幕、动态图标)增强用户体验。
●  意图处理层:基于App Intents的语义解析与路由
●  意图定义:将电视功能抽象为可调用的“动作”(如PlayMovieIntent、SearchContentIntent)。
●  动态参数匹配:基于自然语言理解,自动识别用户指令中的关键参数。
●  上下文感知:结合对话历史与用户画像,实现个性化响应。
●  内容生态连接
○ 集成流媒体平台(爱优腾芒等)的开放API,实现“一句话直达内容”。
○ 结合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,动态筛选本地片库与在线资源,为用户提供最佳推荐。
●  设备联动控制
●  通过Matter协议联动灯光、音响等智能家居设备,实现“观影模式”场景化控制(如语音指令“开始看电影”自动调暗灯光)。
●  服务执行层:跨平台资源整合与响应
(二)应用场景
1. 提升用户体验
●  智能语音控制: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完成频道切换、节目搜索、播放控制等操作。
●  个性化推荐:结合用户观看历史和偏好,提供精准内容推荐。
●  多语言支持:支持多种语言和方言,满足不同地区用户需求。
2. 优化内容分发
●  智能搜索:支持模糊搜索,如用户可通过主题或类型查找相关影视作品。
●  多屏互动:用户可通过手机搜索节目并投屏至电视播放。
3. 增强服务与营销
●  客户支持:AI Voice Agent可提供7x24小时技术支持,如指导用户连接机顶盒。
●  精准营销:基于用户语音交互数据,推送个性化会员服务与促销活动。
●  互动体验:通过语音问答游戏、互动剧情增强用户参与感。
4. 创新商业模式
●  增值服务:支持语音购物、语音预约等增值服务。
●  广告创新:支持语音互动广告,提高用户参与度与广告转化率。
5. 未来发展方向
●  情感识别与响应:未来的AI Voice Agent将能够识别用户情绪,如在用户疲惫时推荐轻松节目。
●  自主场景学习:通过强化学习预测用户行为,如自动识别儿童观影时间并切换至适龄内容。
AI Voice Agent正推动电视行业从基础控制向场景智能演进。借鉴苹果Siri及其App Intents框架,未来的AI Voice Agent将在家庭娱乐、信息服务和智能家居生态中发挥更大作用,开启智能交互新时代。

三、AI Voice Agent落地案例
(一)AI搜索:电视语音交互的革新
作为AI Voice Agent的重要应用,AI搜索通过整合通用大模型、意图识别小模型、领域搜索与推荐引擎,为用户带来了更加自然、精准的语音搜索体验,成为电视语音交互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。
1. AI搜索的核心特点
●  内容聚合与统一搜索:通过SDK聚合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优酷、芒果TV等内容,形成融合大包,并补全统一媒资元数据标签,实现直播、回看和点播的统一搜索。
●  搜索与推荐相结合:不仅提供搜索功能,还结合用户的搜索与观看行为,通过智能算法推荐热播内容、相关内容及个性化内容。
●  AI大模型与RAG技术:利用AI大模型压缩人类知识,并结合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,将传统的搜索转变为智能问答和搜索生成体验。
●  智能交互(Intent-based LUI+GUI):用户通过语音或文本表达意图,意图识别模型精准解析用户意图并调用API执行任务,最终在图形界面上呈现结果。
●  支持两种模式
○ AI搜索模式:用户通过手机语音输入,电视展示和响应,兼容蓝牙语音遥控器。大屏上不展示大模型对话内容,只展示匹配的影片。
○ AI管家模式:用户通过手机语音输入,手机展示大模型对话内容,电视响应,匹配的影片一键投屏电视观看。
2. 智能意图识别,高效任务处理
AI搜索依托意图识别模型,实现智能指令解析和任务执行,让语音交互更加高效:
●  控制类指令(如“快进10分钟”)——直接调用播放器执行操作。
●  搜索类指令(如“我想看吴京的电影”)——搜索引擎快速匹配影视资源并展示。
●  推荐类指令(如“请推荐我喜欢的电视剧”)——推荐引擎结合用户偏好,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。
●  复杂查询指令(如“哪部电影有台词‘生活像一盒巧克力’”)——通过AI大模型和RAG技术精准返回答案,如《阿甘正传》。
3. 全渠道集成,优化用户体验
AI搜索可无缝集成至微信电视小程序,并支持存量蓝牙语音遥控器升级,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语音搜索体验。同时,AI管家可集成至小程序、公众号、企业微信等全渠道,构建统一的语音交互和客户服务入口,支持话费查询、业务办理、咨询服务等功能。这种全渠道集成的方式,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平台和设备上享受到一致的语音交互服务,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的连贯性和便捷性。
4. 成果与数据增长
自AI搜索功能在微信电视小程序上线以来,用户数据实现显著增长:
●  页面浏览量(PV)增长122%
●  独立访问用户数(UV)增长44%
●  人均使用次数从4.1次提升至6.6次(增长61%),并持续增长
这些数据表明,AI搜索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,其作为统一交互、需求聚合与分发入口的价值愈发凸显。随着AI搜索在微信电视的成功落地,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,未来可进一步拓展至电商、本地生活、智能家居、客户服务等更多领域,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增长机遇与盈利模式。
(二)AI中屏智能音箱:打造智慧家庭交互中枢
1. 项目概述
本项目以AI Voice Agent技术为核心,打造AI中屏智能音箱,融合语音交互(LUI)与图形交互(GUI),实现精确意图识别和技能分发、个性化搜索与推荐等核心功能,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、便捷的家庭交互体验。
2. 核心目标与技术实现
●  优化交互体验:支持LUI语音控制与GUI直观反馈相结合,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交互需求,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、便捷的交互方式。
●  精准意图识别和技能分发:训练专属意图识别模型,提升复杂指令解析能力,实现一句话直达技能服务,显著提高用户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●  个性化内容推荐:结合用户观看行为和偏好,提供精准的搜索结果和个性化内容推荐,提升用户获取信息和娱乐内容的效率,增强用户体验。
3. 意图识别模型训练流程
●  数据标注:收集并标注天气查询、视频/音乐播放、智能家居控制等常见场景数据,为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。
●  模型训练:采用轻量级预训练模型,基于标注数据进行监督微调,优化学习率、批量大小等关键参数,提高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。
●  模型推理:在ASR(自动语音识别)将语音转换为文本后,意图识别模型解析语义,并智能分发至相应的技能API,如播放视频、收听音乐、控制家电等,实现对用户指令的快速响应和准确执行。
4. 模型性能优化:GPU加速方案
●  数据积累:已积累上万条高质量人工标注数据,为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,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准确性。
●  训练效率提升:通过GPU加速,训练时间从10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,显著提高了模型训练的效率,加快了项目迭代的速度。
●  推理能力增强:单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从10用户/秒(仅CPU,无GPU加速)提升至100用户/秒(有GPU加速),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推理能力,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5. 落地成果与市场潜力
●  用户体验显著提升
○ 多模态交互:支持语音与触控操作相结合,交互方式更加便捷,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习惯,提升了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和满意度。
○ 使用时长增长:精准的意图识别减少了用户的重复操作,提升了整体使用体验,使用户更愿意长时间使用该产品,增加了用户粘性。
●  应用场景扩展
○ 家庭娱乐中心:支持视频播放、音乐收听等功能,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体验,满足家庭成员在娱乐方面的需求,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设备。
○ 智能家居控制:深度集成智能家电,实现语音控制灯光、空调、窗帘等设备,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智能家居控制体验,提升了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水平。
●  市场定位与商业潜力
○ 家庭第二终端&IPTV增量市场:集成IPTV软终端,填补了机顶盒与智能电视之间的交互空白,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家庭娱乐解决方案,拓展了市场空间。
○ 家庭与个人需求兼顾:电视适用于家庭共享,手机偏向个人使用,而中屏智能音箱可平衡家庭共享与个性化服务,形成独特生态,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,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○ 商业模式拓展:结合儿童教育、老年健养等服务,衍生多元商业模式,创造全新增长点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随着AI Voice Agent技术的持续升级,AI搜索与AI中屏智能音箱将进一步拓展在家庭娱乐、信息服务、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,助力构建智能、便捷的智慧家庭生态,为用户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,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。

结语:电视行业的 AI 新纪元
当生成式 AI 的浪潮席卷电视产业,这场技术革命早已超越功能革新,而是在重塑人与屏幕的共生关系。电视,这一承载百年历史的媒介,正迎来 AI 时代的跃迁拐点 —— 从冰冷的显示终端,演变为有温度的家庭智能中枢;从单向信息传输的管道,进化为能感知、可思考的智慧生态平台。
在这场深刻变革中,三大范式转移尤为显著:
●  交互升维:从“指尖触控”迈向“意念驱动”,AI Voice Agent 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,让“所想即所得”成为客厅场景的新日常。
●  价值重构:电视不再只是观看工具,而是“场景服务聚合器”,AI 赋能的动态内容生成(如三星 Vision AI 的动态壁纸)、智能家居联动(如 Google TV 的环境模式)等创新,正在拓展电视从“观看价值”到“空间价值”的边界。
●  商业进化:当传统流量变现模式触及天花板,AI赋能的4P战略(如上海视畅的“三级火箭”体系)正开启ARPU值增长的“第二曲线”,同时,产品价值(功能价值 + 情绪价值 + 资产价值)的重塑,也在重构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的底层逻辑。
作为行业创新先锋,上海视畅正以“三级火箭”体系开辟新航道 —— 智能运营平台提升内容分发效率,微信电视生态突破时空服务边界,AI Voice Agent 重塑交互体验。这些创新不仅赢得 10 余项国家级或省级创新奖项,更在商业实践中验证了“技术 - 场景 - 商业”飞轮效应的巨大潜力,推动行业迈向更高价值空间。
创新无止境,进化不设限。 未来,AI 赋能的电视将不再只是一个屏幕,而是智慧家庭的中枢、个性化服务的载体,乃至人们数字生活的连接核心。我们期待携手更多合作伙伴,以 AI 为笔、以场景为纸,共同绘制电视行业的新图景 —— “创造电视新价值,赋能生活新生态”!

上海视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集电港龙东大道3000号1号楼A幢12楼A区
联系电话:
021-61001763
合作咨询:
business@vstartek.com
Copyright@2018 上海视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0026472号 营业执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