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把握时代脉搏 引领行业发展
践行“人工智能+”:上海视畅“三级火箭”助安徽电信AI大赛获奖
2025-09-20 20:49
2025年916日,备受行业瞩目的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(MediaAIAC)终评结果正式揭晓。在竞争激烈的“方案赛道-智能推荐与个性化服务”中,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(以下简称“安徽电信”)申报的“融合通用大模型、意图识别小模型以及领域搜索和推荐引擎的AI搜索”项目,凭借突破性的技术架构、显著的用户价值与商业成效,荣获二等奖。这一项目的核心技术研发、全流程落地支撑,均由上海视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视畅”)全程完成——这不仅是推动“人工智能+广电”产业化落地的成功典范,更标志着家庭大屏从“传统内容分发”向“智能服务中枢”的转型迈入新阶段,为行业破解“操作复杂”与“增长乏力”的双重困境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获奖项目:锚定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,破解行业痛点,AI搜索成大屏增长新引擎
当前,电视行业正面临政策治理与业务增长的双重压力:一方面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电视“套娃”收费、操作复杂的治理要求明确提出“推广使用语音、手机等多种遥控方式”,但行业数据显示,全国IPTV遥控器中,不支持蓝牙的红外遥控器仍占63.2%,传统搜索功能里红外首字母搜索占比高达68%,“操作繁琐、意图理解偏差、结果不精准”成为制约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,老年人、儿童等群体更是面临“用不好电视”的数字鸿沟;另一方面,“开机即看直播”的传统模式导致点播业务收入持续下滑,行业亟需新的交互入口激活流量、提升转化,寻找业务增长第二曲线。
在此背景下,安徽电信与上海视畅联合打造的“AI搜索”项目,成为响应国务院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(国发〔202511号)中“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、创新服务业模式、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”要求的生动实践。项目的核心创新在于打破传统“被动推荐”局限,构建“主动对话式服务”新范式,通过“通用大模型+意图识别小模型+领域搜索/推荐引擎”的协同架构,融合“搜索+推荐+生成+控制”四大核心能力,从根本上解决大屏交互与内容分发的行业难题:
(一)技术融合:大小模型协同,兼顾精准与效率
项目采用“专用小模型+通用大模型”的双层架构,实现“精准识别”与“灵活应答”的平衡:
●  专用小模型如同“特种部队”,聚焦家庭大屏场景的意图识别,通过近万条标注数据专项训练,可快速将用户指令归类为“播放、搜索、问答、控制”等类型,响应速度控制在200毫秒以内,避免通用模型的冗余计算;
● ​ 通用大模型扮演“知识智库”角色,处理“哪部电影有‘生活像一盒巧克力’台词”等开放性问题,同时通过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对接IPTV领域片库,确保回答“有依据、无幻觉”——例如用户说“我想看吴京演的科幻电影”,系统会先检索片库中吴京主演的科幻题材内容,再由大模型组织自然语言呈现结果,而非泛泛回答“吴京演过《流浪地球》”。
(二)交互融合:创新LUI+GUI模式,适配家庭场景
针对家庭客厅“多人共用、操作简化需求高”的特点,项目创新“Intent-basedLUI(语音用户界面)+GUI(图形用户界面)”混合交互模式:
●  语音(LUI)作为最自然的输入方式,用户无需记忆遥控器按键、无需输入关键词,一句“推荐周末适合全家看的动画电影”即可触发需求;
●  屏幕(GUI)作为最高效的输出载体,将搜索结果以“海报+简介+播放按钮”的直观形式呈现,支持一键播放、相关推荐,避免语音单轮输出“信息过载”的问题。这种模式完美适配老年人“不会拼音输入”、儿童“表达不完整”的需求,一位老年用户反馈:“以前找黄梅戏要按好多次遥控器,现在说‘我想听黄梅戏’,电视直接就出来了,比子女教的还方便。”
(三)内容与终端融合:全场景覆盖,体验无缝衔接
在内容层面,项目通过SDK聚合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优酷、芒果TV等主流平台内容,补全“导演、演员、类型、地区、播出时间”等统一媒资元数据标签,实现直播、回看、点播内容的“一搜即得”,解决用户“在不同APP间切换找片”的痛点;在终端层面,打通语音遥控器、手机微信小程序、电视大屏的多端协同——用户可通过手机语音输入需求,结果同步至电视大屏播放,也可在手机端远程控制电视“快进、选集”,实现“小屏便捷操作、大屏沉浸体验”的闭环。
项目落地成效堪称行业标杆:截至20252月,搜索页面浏览量(PV)同比增长540%,独立用户数(UV)同比增长309%,人均使用次数从4.1次提升至6.6次(增长61%);商业价值上,微信电视30日用户留存率从上线前的43.9%提升至46.73%,月均新增用户超2万人且40%AI搜索功能直接吸引,更关键的是,点播业务收入下滑趋势得到有效扭转,AI搜索已成为安徽电信IPTV业务的“核心流量入口与增长引擎”。上海视畅技术负责人强调:“我们的方案不是‘一次性定制’,而是平台化设计,目前已具备快速适配全国不同省份IPTV平台的能力,已有5家省级运营商启动合作对接。”
二、三级火箭:上海视畅全栈产品体系,构建“搜索→推荐→AIGC生成”完整演进路径
安徽电信AI搜索项目的成功,并非孤立的技术突破,而是上海视畅“智能运营平台—微信电视—AI Voice Agent”三级火箭产品体系的阶段性成果。这一体系清晰呈现了AI技术从“优化效率”到“创造新价值”的演进逻辑,也标志着上海视畅从“单一技术服务商”向“技术+内容+生态”平台型企业的战略升级,为行业提供了“从基础能力搭建到AIGC场景落地”的全链路解决方案。
(一)一级火箭:智能运营平台——夯实“搜索+推荐”基础,破解“内容分散”痛点
作为整个产品体系的“地基”,上海视畅智能运营平台通过“五统一”(统一媒资、统一搜索、统一推荐、统一订购、统一播放)架构,彻底解决家庭用户“内容分散、找片难”的行业共性问题:
●  统一媒资:建立标准化标签体系,对直播、点播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,补全“导演、演员、剧情关键词、知识点”等元数据——例如为儿童动画标注“认知启蒙”“情商教育”等属性,为纪录片标注“历史年代”“地理区域”等信息,为后续精准搜索与推荐提供数据支撑;
●  统一搜索:突破传统“关键词匹配”局限,支持“片名、演员、剧情描述、台词、类型”等多维度检索,例如用户说“找一部讲消防员的感人电影”,系统可精准定位《烈火英雄》等相关内容,找片效率提升60%
●  统一推荐:基于“年龄、观看时段、兴趣偏好、互动习惯、付费历史”等7维用户画像,实现“千人千面”的内容推送——同一台电视,儿童登录看到启蒙动画,家长登录看到热门综艺,老人登录看到戏曲节目,避免“内容混乱推送”的问题。
数据显示,该平台落地后,用户单次观看时长平均提升35%,用户LTV(生命周期总价值)提升55%,业务退订率降低40%,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,更积累了海量用户行为数据与交互习惯,为后续AIGC生成功能的落地奠定数据基础,形成“数据反哺技术迭代”的良性循环。
(二)二级火箭:微信电视——打通“大小屏联动”,激活AIGC流量入口
如果说智能运营平台是“内容中枢”,微信电视则是连接“用户需求”与“大屏服务”的“场景连接器”。作为连接手机小屏与电视大屏的核心枢纽,微信电视通过三大能力激活用户存量、为AIGC功能铺垫流量基础:
●  多端协同体验:用户无需下载独立APP,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“内容投屏、远程控制、节目预约”等操作——例如家长在公司可远程为孩子预约“小梦鹿”的睡前故事,回家后直接打开电视播放,有效提升大屏开机率;
●  全渠道营销闭环:整合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、企业微信等生态资源,构建“内容触达—用户激活—会员转化”的全链路营销体系——通过视频号推送“AI搜索找片”“小梦鹿生成专属故事”等教程,引导用户至小程序体验,最终转化为IPTV会员,新会员转化效率提高28%
●  AI功能流量入口:在微信小程序内集成AI搜索、AI管家及“小梦鹿”入口,用户通过手机语音输入“为孩子生成恐龙主题绘本”,结果可直接同步至电视大屏,将“低频的电视交互”转化为“高频的手机交互”,大幅提升AIGC功能的使用频次。
上海视畅产品经理解释:“过去用户只有坐在电视前才会用搜索,现在手机随时能触发AIGC需求,相当于把‘家庭智能服务’装在了用户口袋里,这是AIGC功能快速渗透的关键。”
(三)三级火箭:AI Voice Agent——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生成”,落地AIGC体验
作为上海视畅产品体系的“顶端突破”,AI Voice AgentAI语音助手)是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,包含本次获奖的“AI搜索”、升级后的“AI管家”,以及延伸出的“小梦鹿”AIGC陪伴平台,实现了从“信息检索”到“任务执行”再到“内容生成”的能力跨越:
●  AI搜索:即本次获奖的核心功能,支持全终端覆盖,兼容红外、蓝牙遥控器,语音指令识别准确率达98%以上,可处理“找片、问知识、查天气”等基础需求;
●  AI管家:升级为家庭智能中枢,支持“一句话办事”——例如“快进5分钟”“预约明天早间新闻”,实现“Text-to-Action(文本到行动)”闭环;
●  AIGC延伸:基于AI Voice Agent的技术底座,上海视畅推出“小梦鹿”AIGC陪伴平台,突破“推荐已有内容”局限,实现“生成专属内容”的质变,标志着产品正式进入“AIGC驱动”的新阶段。
截至20259月,AI Voice Agent的用户日均交互频次从上线初期的1.2次提升至4.7次,同比增长292%,其中“小梦鹿”的AIGC功能使用占比达35%,成为家庭场景中“高粘性、高价值”的智能服务入口,也验证了三级火箭体系的商业价值——每一级都为下一级提供流量、数据与场景支撑,形成“用户增长—数据积累—AIGC优化”的飞轮效应。
三、“小梦鹿”平台:AIGC落地家庭场景,开启儿童陪伴新生态
如果说AI搜索是“大屏服务的效率革命”,那么上海视畅打造的“小梦鹿”AI陪伴成长平台,则是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下,AIGC技术落地家庭场景的“体验革命”。平台聚焦0-12岁儿童群体,以AIGC为核心,构建“家长小屏控制+儿童大屏互动”的双端跨屏生态,彻底解决传统儿童内容“版权受限、互动性弱、个性化不足”的痛点,也成为上海视畅“从技术赋能到价值创造”的关键实践。
(一)核心价值:AIGC全流程自动化,实现“一人千面”个性化
“传统儿童内容行业面临两大瓶颈:一是依赖人工制作,产能有限,无法满足海量用户的差异化需求;二是内容同质化严重,有的孩子喜欢海洋生物,有的喜欢恐龙,市场上很难找到专属内容。”上海视畅“小梦鹿”项目负责人表示,“而‘小梦鹿’通过AIGC技术,实现了‘需求触发即内容生成’的闭环,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专属的成长内容。”
平台的AIGC流程分为“理解—生成—优化”三步,形成完整技术闭环:
理解需求:构建分龄知识图谱
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深度分析分龄读物、获奖绘本、少儿动画、学科知识等优质内容,提取“角色设定逻辑、剧情推进节奏、知识点分布规律”,结合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等权威标准,构建“分龄知识图谱”——3-6岁侧重颜色认知、数字启蒙、情绪管理;7-12岁融入数学思维、科学实验、传统文化,确保生成内容“适龄、适教”。
生成内容:多模态AIGC生产
基于知识图谱与家长需求(如“生成太空探索睡前故事”“制作恐龙数学绘本”),AI自动完成“脚本创作—视觉生成—语音合成”全流程:
●  脚本创作:结合儿童语言特点,生成简洁生动的脚本,自然植入知识点(如在太空故事中融入“地球是圆的”“月球无大气层”等常识);
●  视觉生成:通过文生图技术生成符合儿童审美的绘本画面、动画分镜,支持融入“小梦鹿”“智智熊”等专属IP形象;
●  语音合成:支持“家长声音复刻”——仅需15秒语音样本,即可生成95%相似度的合成语音,让孩子听到“妈妈讲的故事”,解决“家长忙碌时无法陪伴”的痛点。
动态优化:基于反馈迭代内容
AI实时分析儿童观看数据(如“反复观看某段内容”“互动答题正确率”),动态调整内容方向:若孩子偏爱“海洋生物”,系统会增加“珊瑚礁生态”“海洋保护”等进阶知识点;若数学内容正确率低,会简化难度、增加趣味案例,实现“内容跟着孩子成长走”。
目前,“小梦鹿”日均可生成10+条故事、儿歌、绘本,每周生成10集动画,一年累计产出500-1000集专属内容,彻底打破传统儿童内容的产能瓶颈。一位家长反馈:“孩子之前不爱看科普,但‘小梦鹿’生成的‘恐龙探险’故事里有他喜欢的角色,现在每天主动问‘恐龙为什么会灭绝’,学习兴趣明显提升。”
(二)体验创新:IP情感陪伴+家长管控,平衡趣味与安全
“小梦鹿”并非简单的“AIGC工具”,而是注重“情感连接”与“家长放心”的综合生态:
●  IP化情感陪伴:打造“小梦鹿”IP矩阵——“智智熊”负责科普、“灵灵兔”主导情商教育、“巧巧狐”聚焦创意启蒙。角色具备“互动能力”与“成长属性”:在“森林探险”剧情中,孩子可通过语音选择“帮助小鸟”或“探索洞穴”,触发不同剧情;角色还会“记住”偏好,如每晚推送“继续上次的太空之旅”,让AI从“工具”变成“有温度的伙伴”;
●  精细化家长管控:针对“屏幕时间”“内容安全”痛点,设计多维度管控功能——内容分级(3岁以下仅开放启蒙内容)、时间限制(单次30分钟,超时锁定)、学习报告(记录知识点掌握情况),让家长从“被动管控者”变为“主动参与的成长伙伴”。
(三)商业模式:分层变现,构建AIGC可持续生态
“小梦鹿”采用“免费引流+订阅转化+增值服务”的分层模式,兼顾用户门槛与盈利能力:
●  免费层:开放数千个经典故事、启蒙绘本,吸引用户体验;
●  订阅层:9.9/月解锁个性化生成、学习报告等核心功能,同时推出“大屏少儿包捆绑套餐”(额外5/月),转化率比单独订阅高30%
●  增值层:提供“专属IP定制”“深度声音复刻”等服务,拉升ARPU值;
●  IP衍生品:授权“小梦鹿”IP至玩具、文具厂商,推出联名产品,实现“内容引流—衍生品变现—反哺内容”闭环。
目前,“小梦鹿”试运营效果显示,家长满意度达92%,预计年增量收入可达千万元级别,成为上海视畅AIGC业务的核心增长极。
四、总结与展望:以AIGC为核,引领“人工智能+广电”新方向
本次“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(MediaAIAC)”获奖,不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,更印证了上海视畅“技术+场景+生态”战略的前瞻性——从“智能运营平台”夯实基础,到“微信电视”激活流量,再到“AI Voice Agent”落地AIGC,三级火箭体系完整覆盖“搜索→推荐→生成”全链路,为行业提供了“可复制、可落地、可盈利”的AIGC解决方案。当前,“人工智能+”已上升为国家战略,国务院明确提出2027年智能应用普及率超70%2030年智能经济成为增长极,2035年步入智能社会。在此背景下,上海视畅的实践具有三大行业意义:
●  技术可复制:AI搜索与AIGC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快速适配全国IPTV,解决行业共性痛点;
●  模式可推广:“AI赋能”模式整合技术与渠道优势,为“AI企业+传统行业”合作提供典范;
●  AIGC可落地:“小梦鹿”证明AIGC并非“实验室技术”,而是能创造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用工具。
展望未来,上海视畅将进一步深化“人工智能+”布局:技术层面,优化多模态交互,实现“所见即所说”;场景层面,拓展AIGC与儿童教育、智能家居、本地生活、健康养老的融合;生态层面,将AIGC能力平台化、云化,向更多合作伙伴开放,构建“共建共享”的产业生态。
从“互联网+”的“连接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的“AIGC生成”,从“千人千面”到“一人千面”,上海视畅正以AIGC为核心,推动家庭智能服务进入全新阶段。未来,随着“小梦鹿”等场景的深化,上海视畅将继续助力广电行业转型升级,让AIGC的价值惠及更多家庭,让“自然对话交互”走进千家万户。
上海视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集电港龙东大道3000号1号楼A幢12楼A区
联系电话:
021-61001763
合作咨询:
business@vstartek.com
Copyright@2018 上海视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0026472号 营业执照